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山村的景象,通过几个简单却富有画面感的细节,传递出孤独与寂寥的情感。
开头两句直接勾勒出山村的破败:房屋歪歪斜斜地挤在溪水入口处,渡口边只有几片零散的云作伴。这里用"破残""零落"这样的词,一下子就让读者感受到这个地方的荒凉。诗人特别提到"身伴渡头零落云",仿佛连天上的云都懒得在这里多停留,更显出人烟稀少。
后两句转向诗人自己的行动:他独自走向空荡荡的山林,弯腰捡拾地上的黄叶。这个动作看似平常,却透露出深深的孤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连名字都不会被外人知道。最后一句像是自嘲,也像是叹息:在这样的地方生活,谁还会记得你呢?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最真实的山村生活。没有华丽的词藻,就像山村本身一样简单直接。诗人通过捡黄叶这样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被世界遗忘的孤独,但这种孤独中又带着几分超脱世俗的宁静。读完后,那个破败的溪口、零落的云朵、飘飞的黄叶,都会在读者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