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
董子乃崛兴,遗经究始终。
不沿纵横流,不将枝叶穷。
精心契先圣,高文发群蒙。
譬如剥复间,微阳生穷冬。
譬如百世系,一线传其宗。
孟氏醇平醇,继之则有公。
何为昌黎书,乃称轲与雄⑴。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
这首诗名为《咏史》,可以理解为作者在咏史的过程中,表达了对历史的看法和对先贤的赞美。现在我们来逐句分析这首诗。
首句“六籍委秦焰”,可以理解为古代的经典书籍被秦朝的烈火焚烧,象征着古代文化的毁灭。“圣学弃榛丛”则表达了古代圣人的学问被丢弃在荒芜之地,无人传承。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担忧。
接下来的“董子乃崛兴”,董子指的是董仲舒,他是汉代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这句诗表达董仲舒在艰难的环境中崛起,继续传承古代经典学问。这是对董仲舒及其学说的赞美。
“不沿纵横流,不将枝叶穷”这两句诗,可以理解为董仲舒的学问不随波逐流,不局限于表面的知识,而是深入研究学问的本质。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称赞的。
然后,“精心契先圣,高文发群蒙”这两句诗,可以理解为董仲舒用心去理解古代圣人的学问,发出高尚的文章来启迪人们。他的学问不仅对自己有启发,也对他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的句子,“譬如剥复间,微阳生穷冬”和“譬如百世系,一线传其宗”,都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文化传承的艰难和珍贵。即使在困难的时候,文化传承也像微弱的阳光在寒冬中生出一样,始终存在一线生机。即使经历了百世,文化也能通过一线传承下去。
然后,“孟氏醇平醇”,孟氏指的是孟子,这句诗赞美孟子的思想纯正。“继之则有公”,这个“公”可能是指公正、公平的意思,表达的是只要有人继承并发扬孟子的思想,就能保持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最后一句,“何为昌黎书,乃称轲与雄”,昌黎可能指的是韩愈(韩愈曾被尊称为“昌黎先生”),而“轲与雄”可能指的是古代的豪杰或者才华横溢的人。这句诗可能在问,为什么韩愈的书中会称赞像孟子这样的人为豪杰呢?这可能是对韩愈和孟子的一种赞美和肯定。
总的来说,《咏史》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先贤的赞美,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珍视和对先贤精神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的担忧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