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曲 春江题梦

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
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
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
谁念系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
怅流水钿车,繁华地。
空冷落、珠尘绮席。
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
凭阑对此叹息。
更泪尽、离亭残笛。
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现代解析

这首《阳春曲 春江题梦》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与怀旧情感的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解读这首作品的精髓和魅力。

赏析

开篇描绘春日景象

“绮罗丛,芳菲节,春到梦中乡国。” - 开篇先描绘了一个充满绮丽景象的春日,把春天的繁华比作梦境中的故乡,表达了对春天美景和故乡的深深怀念。

情感与心境

“凝澹画楼人,行云断、翠袖重倚暮寒恻。” - 诗人在画楼中凝望着云雾般的景色,心情十分凄凉,翠袖(形容女子的衣袖)重倚,表达了一种忧伤的情绪,暮寒恻(寒冷的傍晚)衬托出孤寂和寒冷。

对往昔的回忆

“几年相忆、曾醉蹋、凤城灯夕。谁念系月黏花,仗东风、总愁无力。” - 诗歌回忆起往昔在京城(凤城)赏灯的情景,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怀念。但是现在谁还会在意月亮和花朵被留住呢?春天里的风虽然有力量,但诗人感到无力,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力感和愁绪。

对现实的哀伤

“怅流水钿车,繁华地。空冷落、珠尘绮席。” - 流水钿车(流水般的车马)和繁华之地,表达了对往昔繁华景象的怀念。但是现在一切都显得冷清、落寞,珠尘绮席(装饰华丽的座位)空无一人,更加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思乡之情

“天涯伤春不见,剪梅枝、怨寄遥驿。” - 远离故乡,春天来临却见不到家乡的美景,只能剪下梅枝寄托思念,想象着寄送给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

对未来的无限遐想

“凭阑对此叹息。更泪尽、离亭残笛。” - 诗人独自凭栏远望,心生感伤,甚至泪流满面,残笛声中寄托了无尽的离愁。

结尾的无奈

“看归雁、更带冥冥雨,西山自碧。” - 观看归雁,更带上了纷纷的雨,西山依然碧绿,此情此景,更加深了诗人的无奈与孤独。

总结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往事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和愁绪,以及对未来无限的遐想。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优美,让人感受到深深的哀愁和思乡之情。

郑文焯

郑文焯(1856~1918)晚清官员、词人。字俊臣,号小坡,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鹤道人,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