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自南赣赴抚山东(赣)郡博吴诚以乡人携酒来送过宿赋此别之

宦辙每相逐(前同任广西。),乡缘独何奇。
竹枝插老菊,天亦怜衰痴。
吾子胸中秀,清荷映涟漪。
健鹗秋气雄,方欲凌云飞。
携樽不能劝,春风吾自卮。
无端桑梓谈,鼓角星河低。
滔滔触人声,一夜杨梅矶(攸镇驿上。)。
明朝古处州,旌旆看青齐。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从南赣调任山东时,同乡好友吴诚带着酒来送别,两人共宿一夜后依依惜别的场景。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三种动人情感:

1. 同僚情谊的温暖 开头直接点明两人缘分特殊——不仅是同乡,还曾在广西共事("宦辙每相逐")。用"竹枝插老菊"的比喻,暗示两个阅历丰富的中年人像秋菊一样惺惺相惜,连老天都怜惜他们这份质朴的情谊。

2. 对友人才华的欣赏 把吴诚比作"清荷映涟漪",形容他品格高洁;又比作"健鹗"(矫健的鱼鹰),说他像秋日雄鹰即将展翅高飞。这些比喻既赞美对方能力,也暗含对他未来仕途的祝福。

3. 离别的复杂心绪 最动人的是送别夜的描写:春风中饮酒话家常("携樽不能劝"),聊起故乡时连军营鼓声都变得轻柔("鼓角星河低")。"滔滔触人声"形容赣江水声与离愁交织,而"杨梅矶"这个具体地名让漂泊感更真实。最后两句想象次日自己独自远行,回望山东方向("旌旆看青齐"),留下无限怅惘。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两个老友灯下话别,用竹枝、秋菊、荷塘、鹗鸟等日常意象,把中年人的友谊写得深沉含蓄。特别是"天亦怜衰痴"这句,道出成年人难得保留的赤诚,格外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