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宅院的沧桑变迁,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前两句写宅院现状:古老的宅院只剩下残垣断壁("遗趾"),却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祀深")。这里用"旧谍"(古老的记载)暗示宅院曾经很有名。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当年这里的主人早已不在("人无令威至"),大门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有警示箴言("门异下邽箴")。曾经流淌的溪水("谷水")和昆山的树荫都已改变,暗示物是人非。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当年孔子讲学的鲁堂那样的盛况再也看不到了("鲁堂那复见"),连曾经的音乐声("丝竹")也无处寻觅。诗人用这两个典故,表达了对往昔文化盛景的怀念。
全诗通过具体意象的对比,如宅院、大门、溪水、树荫等,让读者感受到时间带来的巨大变化。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让景物自己"说话",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唐询
(1005—1064)宋杭州钱塘人,字彦猷。唐肃子。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仁宗天圣中赐进士及第。以吴育荐为御史,后育以宰相贾昌朝与询有亲嫌言为罢御史,遂附昌朝而排抵育。历知归、庐、湖、苏、杭、青等州及江西、福建、江东等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判官。英宗朝勾当三班院,判太常,进给事中。好收藏名砚,著有《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