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

忆昔在童初,身轻俗累无。
云霞明道服,日月缀仙都。
屑玉三危露,泥金一丈符。
遨游即阊阖,佩带或昆吾。
学语闚真诰,谈玄校易图。
竹间时搏拊,松下亦樗蒲。
谪堕归岩壑,庸凡近仆奴。
极知方匿景,何敢遽抟扶。
请命书盈纸,祈真泪迸珠。
但能觇帝座,不恨守天厨。
谴巨知难逭,心安敢自诬。
相随有芒屦,还欲化双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回忆童年为起点,逐渐展开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最终表达超脱世俗的愿望。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童年仙梦(前10句) 诗人回忆童年时无忧无虑,想象自己穿着云霞做的道袍,住在日月照耀的仙宫。他幻想吃仙露("三危露")、佩戴金色符咒,在仙境("阊阖"指天门)遨游,腰间挂着宝剑("昆吾")。那时读道家典籍("真诰")、研究易经,在竹林打拍子唱歌,松树下玩古代博戏("樗蒲"),活像个逍遥的小神仙。

2. 现实坠落(中间6句) 长大后却像被贬下凡,沦为平庸之辈,甚至接近奴仆的处境。明明知道该隐藏才华("匿景"),却忍不住想奋起("抟扶"用庄子大鹏典故)。这段充满理想破灭的苦涩,用"谪堕"二字道尽人生落差。

3. 精神超脱(后8句) 虽然现实困顿,诗人仍坚持向天界祈愿,写满纸张的请命书、落下的泪珠都化作虔诚。他豁达表示:只要能遥望天庭("帝座"),不在乎失去仙官职位("天厨")。最后以"芒屦变双凫"的奇幻想象收尾——草鞋化作仙鸟,暗喻对自由的终极向往。

诗的魅力在于: - 用孩子气的神仙幻想(吃露水、玩符咒)对比成人世界的庸碌,形成强烈反差 - "泪迸珠"这样夸张的比喻,让祈求显得格外真挚 - 结尾的鞋子变飞鸟,把无奈现实点染出童话般的希望

全诗像一场跌宕的梦境旅行,最终告诉我们:即使生活让人坠落,保持心灵飞翔的能力才是真正的仙术。

周文璞

周文璞(约公元1216年前后在世)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等,阳糓(今属山东)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嘉定中前后在世。祖上农事耕桑。祖、父随宋室南渡而流落江南。他在宁宗时曾任过溧阳县丞,后隐居于方皋,穷困潦倒。与南宋著名词人姜夔友好。著有《方泉集》四卷。《四库总目》张端义极称他的灌口二郎歌、听欧阳琴行、金铜塔歌,以为不减李贺与李白。词存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