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春雨初晴后,诗人眼中的田园风光和闲适心境。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天气——楚国(今湖南湖北一带)常下雨,傍晚放晴让住在柴门小院的人格外欣喜。这里用"喜"字直接表达了心情。

中间四句像展开一幅水墨画:悠闲的人坐在水边,鸟儿躲在花丛后鸣叫,原野的景色在开阔的天空下延伸,江水与远处的海平面连成一片。这些画面有声音(鸟鸣)、有层次(近处的人、中景的花鸟、远景的江海),用"临""接"等动词让静态的风景活了起来。

最后两句把镜头拉回现实:门前那条通向小溪的路,今晚在月光下格外清晰。这里的"月分明"既是写实,也暗示诗人此刻通透舒畅的心情。

全诗妙在把常见的雨后黄昏景象,通过由近及远再收回的视角转换,配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朴素生活中的诗意。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画的田园速写,却能让人感受到雨后泥土的清新、花间的鸟语、月光下的宁静。

任翻

任翻,唐末诗人。也叫任蕃,或任藩,江南人。出身贫寒,步行到京师去考进士,结果落第而归。于是放浪江湖,吟诗弹琴自娱。于是就有了游巾子山一段,题诗于壁云:“绝顶新秋生夜凉,鹤翻松露滴衣裳。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开竹房。”正所谓人以文传,文以人传。这篇《宿巾子山禅寺》一诗,由于描写细腻,动静得宜。不胫而走,脍炙人口。后人题诗云;“任蕃题后无人继,寂寞空山二百年”。其诗集一卷,今存诗十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