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平道中

滩势奔腾下,舟行次第高。
瀑流争一石,人力尽千篙。
壁峭奔雷雨,林深聚羽毛。
江乡归未得,梦寐亦风涛。

现代解析

《昭平道中》这首诗描绘了行舟险滩时的惊险场景和旅人的复杂心境,语言生动如画,情感真挚动人。

开篇"滩势奔腾下,舟行次第高"就像一组电影镜头:湍急的江水奔腾而下,小船却要逆流而上,一低一高之间形成强烈对比,让人直观感受到行舟的艰难。"次第高"三字特别巧妙,既写船在激流中颠簸前行的动态,又暗含旅人步步惊心的心理活动。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险滩行舟的全景。"瀑流争一石"是近景特写,写激流撞击巨石的狂暴;"人力尽千篙"转为中景,展现船夫们拼尽全力撑船的场面;"壁峭奔雷雨"拉远成全景,陡峭山崖与暴雨雷鸣构成震撼背景;"林深聚羽毛"又推近细节,连林中惊飞的鸟羽都清晰可见。这些画面既有大自然的壮美,又暗含人力抗争的悲壮。

结尾"江乡归未得,梦寐亦风涛"道出旅人心声:想回故乡却不得归,连梦里都是惊涛骇浪。这种日思夜想的煎熬,让整首诗从壮阔的山水画变成了动人的思乡曲。最妙的是"梦寐亦风涛",把白天的惊险经历延续到梦境,说明这段航程给人留下的心理阴影之深。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纪录片,既有惊心动魄的现场纪实,又有细腻入微的内心独白。诗人通过行舟险滩的经历,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力量,也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坚韧,更寄托了深沉的乡愁。这种将外在景观与内心情感完美融合的手法,正是古典诗歌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