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含蓄。
前四句通过历史名人陶渊明(陶彭泽)和王羲之(王右军)的故事,展现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陶渊明辞官归隐、戒酒明志,王羲之则寄情书法艺术。作者说自己不愿像他们那样刻意避世或沉迷艺术,而是更珍惜与朋友相聚的时光。"逃禅"指逃避现实,"感旧"则表达对往日情谊的珍视。
中间两句用"茫茫水"和"黯黯云"描绘江南水乡的朦胧景色,这些灰暗的意象暗示着作者内心的忧郁。水面广阔却看不清方向,阴云密布的天空也显得压抑,这些自然景象其实反映了作者迷茫的心情。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作者选择归隐务农度过余生,但每当向北眺望时,仍会默默思念远方的朋友。"投老"指把余生托付给田园生活,"隐思君"的"隐"字用得巧妙,既指隐居的状态,也暗示思念是藏在心底的。全诗在平淡的归隐宣言中,暗含着对友情的深深眷恋。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