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玉

卞玉何时献,初疑尚在荆。
琢来闻制器,价衒胜连城。
虹气冲天白,云浮入信贞。
佩为廉节德,杯作侈奢名。
露璞方期辨,雕文幸既成。
他山岂无石,宁及此时呈。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为线索,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人才的价值与品德的重要性。

前四句写发现玉石的过程:这块宝玉什么时候才会被人发现呢?起初它还默默无闻地埋藏在荆山之中。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后,它的价值甚至超过了多座城池的总和。这里用"连城"的典故(和氏璧价值十五城),暗示真正的人才一旦被发现和培养,其价值不可估量。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现玉的特质:玉的光华像彩虹直冲云霄,又如白云般纯洁象征诚信。佩戴玉器象征清廉的品德,而用玉杯饮酒却可能沦为奢侈的象征。这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场合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意义,暗示人才的使用要得当。

最后四句点明主旨:未经雕琢的玉石正等待识货之人,如今它已被精心雕琢成器。其他山上难道没有美石吗?但都比不上此刻呈现的这块。这里既表达了人才需要伯乐赏识的道理,也暗含了"时势造英雄"的深意——再优秀的人才也需要合适的时机来展现价值。

全诗通过"玉"这一意象,既赞美了高洁的品德,又探讨了人才与机遇的关系,语言朴实但寓意深刻。就像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才能需要被发现、培养,更需要在合适的平台上施展,才能真正实现其价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