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琴为文江萧君

识者应希听者沈,独将幽思寄遗音。
阳春有价高难和,流水无弦杳莫寻。
明月碧天双鹤唳,西风疏柳一蝉吟。
徘徊隐几忘言久,窗外寒松烟翠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琴艺高超的隐士形象,通过琴声与自然景色的交融,传递出孤独而高雅的意境。

前两句说真正懂琴的人很少,听琴的人也都沉默不语,只有弹琴者将自己的幽深思绪寄托在琴音里。这里用"遗音"形容琴声的珍贵稀有,暗示弹琴者境界不凡。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展现琴声的魅力:先说琴曲像阳春白雪般高雅难以应和,又像流水般自然无弦却无处寻觅;接着用视觉画面表现琴声效果——明月下双鹤鸣叫,西风中孤蝉在柳树上低吟。这些意象既写实又象征,鹤蝉都是高洁的象征,与琴声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写听琴者的反应:听得入迷,在琴案前徘徊沉思久久不语,只见窗外青松在暮霭中更显苍翠。这个结尾很有画面感,用环境的幽深衬托出琴声的余韵悠长。

全诗没有直接夸赞琴艺,而是通过听琴感受、自然意象和氛围烘托,让读者自己体会琴声的美妙。诗中"独将幽思""高难和""杳莫寻"等词,都暗示着一种知音难觅的孤独感,这正是古代文人雅士常见的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