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任元受除夕

九重无路扣天阍,万里何时返荜门。
岁晚浓愁催白发,夜来只影落寒樽。
谁令兴发水云国,独忆春归花柳村。
知有笔端三昧力,试将些语为招魂。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除夕夜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孤独困境 开篇就说"九重天宫无路可进",用夸张手法表现自己处境艰难;"万里归途"突出离家之远。除夕本该团圆,诗人却独自对着酒杯,连影子都显得寒冷,这种对比让孤独感更强烈。

2. 时间煎熬 "岁晚"点明年末时分,"催白发"写忧愁之深;"夜来"强调当下的孤寂。时间在这里变成折磨人的东西,春天花柳满村的回忆更反衬出此刻的凄凉。

3. 思乡情切 "水云国"指漂泊之地,"花柳村"是记忆中的家乡。两个意象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迷茫的异乡,一边是生机勃勃的故土。最后诗人甚至想用文字"招魂",仿佛灵魂早已飞回家乡。

全诗妙在把抽象的情绪具象化:用"寒樽孤影"写寂寞,用"催白发"写忧愁,用"花柳村"写思念。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力感——明明知道家在哪儿,却怎么也回不去,只能靠文字和回忆取暖。这种除夕夜的乡愁,到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