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参差玉。
笙声暮起瑶台曲。
瑶台曲。
轻风香浸,夜凉肌粟。
黄云巧缀飞霞绿。
清吟未断秋霖续。
秋霖续。
恐辜花意,倒尊中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忆秦娥》描绘了一个秋夜听笙的唯美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感官体验和微妙的情绪流动。

上片从听觉切入:傍晚瑶台上传来参差的笙曲,像碎玉般清脆。夜风裹着香气吹来,凉意让人起鸡皮疙瘩("肌粟")。这里用"玉"形容笙声的质感,用"浸"字让香气有了流动感,连凉意都成了可触摸的体验。

下片转向视觉与时间的交织:黄昏的云彩("黄云")点缀着飞霞的绿光,诗人还在吟诵时,秋雨已淅沥落下。最妙的是结尾的担忧——怕辜负了眼前美景,干脆把酒杯倒满。这种"及时行乐"的洒脱,让整首词在雅致中透出几分豪气。

全词像一组电影镜头:从暮色中的笙声,到肌肤感受的凉意,再到雨前绚烂的晚霞,最后定格在举杯的瞬间。诗人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惆怅,转化成了活在当下的豁达,让秋夜的凉薄反而有了温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