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书屯田湖北相土西乡属暑雨中旬转入洪道时雨初霁溪山葱泚如在缙云荆坑道中子规之声相闻属道
沐雨驱车涉败桥,平原渺渺涨江潮。
华容葭苇凭谁燎,赤壁艨艟徒自烧。
一路规啼情悄悄,九皋鹤唳思摇摇。
道东直指松门去,酷似故乡归路遥。
华容葭苇凭谁燎,赤壁艨艟徒自烧。
一路规啼情悄悄,九皋鹤唳思摇摇。
道东直指松门去,酷似故乡归路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湖北西乡地区冒雨赶路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穿插,表达出深沉的思乡之情。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冒雨驾车经过破败的桥梁,看到江水泛滥淹没平原。这里"败桥""涨江潮"暗示旅途艰难,也隐喻时局动荡。
中间四句巧妙用典:"华容葭苇"暗指三国曹操败走华容道的典故,"赤壁艨艟"则化用火烧赤壁的故事。这两个历史事件都在湖北发生,诗人借古喻今,暗示当代局势如同历史重演,充满无奈。"子规啼叫"和"鹤唳九皋"两个意象,前者象征哀愁,后者代表高洁,共同烘托出诗人复杂的心绪。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虽然眼前松门道路指向东方,却让诗人想起遥远的故乡。这里用"酷似"二字,将异乡景物与故乡记忆重叠,突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全诗特色在于将眼前景、历史典、心中情自然融合。雨中路途的艰辛与历史典故的厚重相互映衬,最终都化作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子规""鹤唳"等意象,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乡愁。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