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莲桥(即九曲池)

莲桥琢石跨松蹊,满院真香种木樨。
欲得淡轩谈寂照,须将明水洗沉迷。
云峰黯黯巴猿啸,竹岭苍苍杜宇啼。
从此邦人知胜概,为师增贲此招提(清朱澜光绪《抚州府志》卷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瑞莲桥(也叫九曲池)的美丽景观,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意境。

首联写桥的形态和环境:桥用精心雕琢的石头建成,横跨在松树掩映的小路上,桥边的院子里种满了桂花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这里用“真香”形容桂花,突出了嗅觉上的享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颔联转向内心感悟:想要在清幽的轩室里静心参悟佛理(“寂照”指佛教中的清净智慧),就必须用明澈的水洗净内心的杂念和执迷。这里“淡轩”象征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明水”比喻净化心灵的智慧。

颈联以壮阔的自然景象烘托氛围: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传来猿猴的哀鸣,苍翠的竹林山岭上杜鹃鸟声声啼叫。这两句通过“黯黯”“苍苍”的叠词,强化了空间的幽深和时间的苍茫,猿啸与鹃啼更添一丝寂寥。

尾联回归现实意义:从此当地人都知道这处美景的非凡气韵(“胜概”),而这座寺庙(“招提”)也因高僧的驻留更添光彩。最后一句暗含对修行者的敬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

全诗从实景到虚境,由外而内,既有对自然之美的刻画,又有对超脱境界的追求,语言清新却意蕴深远。最妙的是“洗沉迷”的比喻,把抽象的精神净化写得像洗去尘土一样直观,让读者容易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