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霖阴翳,连日不霁,因演清人“九月衣裳未剪裁”之句,得七律四首。念载无家,栖栖形影,盖不禁其惆怅也(九月三十日) 其四 (乙卯)
老矣潘郎鬓发催,痴人说梦梦还来。
虚声每惜陶违豹,科罪难凭鲧化能(读来)。
刍狗不仁柔万物,迷羊伤足岂魁崔。
吾侪井底子阳耳,九月衣裳未剪裁。
虚声每惜陶违豹,科罪难凭鲧化能(读来)。
刍狗不仁柔万物,迷羊伤足岂魁崔。
吾侪井底子阳耳,九月衣裳未剪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诗人(自称"潘郎")在连绵阴雨天里的愁苦心情。他用几个生动的比喻道出了人生的无奈:
1. 开头说自己头发都白了,却还在做不切实际的梦("痴人说梦"),像在嘲笑自己活了大半辈子还天真。
2. 中间用三个典故表达怀才不遇:像陶渊明那样有才华却被埋没;像治水的鲧那样明明有能力却被定罪;像祭祀用的草狗(刍狗)那样被随意对待。特别是"迷羊伤足"这个比喻,说自己像迷路的羊,腿受伤了还要被逼着爬山。
3. 最后自嘲像井底之蛙("井底子阳"),明明都九月该准备冬衣了,却穷得连布料都买不起。这个"九月衣裳未剪裁"既是实写穷困,也暗喻人生准备不足。
全诗妙在把老年人的心酸写得既真实又含蓄,用"做梦""草狗""迷路羊"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读者能感受到他那种"一辈子努力却总差一步"的憋屈。特别是最后用没准备冬衣这个生活细节,把抽象的失意变成了看得见的贫穷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