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梅画天宝宫人七夕穿针图
碧天高云汉,小王阶凉宫。
月晓宫中美人夜,无事相约穿针斗。
新巧殿阁何崔嵬,仿佛骊山道冷君。
画手落笔奇,思将遗事图天宝。
黄姑织女遥相望,金盘瓜果陈两厢。
团团香露湿香袜,持针不语思君王。
三郎却在长生殿,钿合金钗证宿愿。
夜阑独凭玉环肩,纵有针神君不见。
月晓宫中美人夜,无事相约穿针斗。
新巧殿阁何崔嵬,仿佛骊山道冷君。
画手落笔奇,思将遗事图天宝。
黄姑织女遥相望,金盘瓜果陈两厢。
团团香露湿香袜,持针不语思君王。
三郎却在长生殿,钿合金钗证宿愿。
夜阑独凭玉环肩,纵有针神君不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唐代宫廷七夕节的生动画面,通过对比宫女的寂寞和唐玄宗的奢靡,展现了权力与孤独的强烈反差。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开头六句像电影开场镜头:碧蓝夜空下,清凉的宫殿台阶上,宫女们正在月夜下进行穿针乞巧比赛。巍峨的宫殿让人联想到骊山行宫,画家用神奇笔法重现了天宝年间的宫廷场景。
2. 中间四句聚焦宫女特写:她们摆好瓜果祭品遥望银河,露水打湿了罗袜却浑然不觉。最动人的是"持针不语思君王"这句,明明是在热闹的乞巧节,宫女们却沉默地思念着皇帝,手里的针线成了思念的寄托。
3. 最后四句突然转到唐玄宗:此刻他正在长生殿和杨玉环山盟海誓,完全看不见这些寂寞的宫女。"针神"二字用得绝妙,既指宫女们精湛的针线手艺,也暗示她们像被遗忘的"女神"。
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 用"穿针"这个细节贯穿全篇,既是七夕习俗,又象征宫女的命运像针线一样被操控 - "湿香袜"与"凭玉环肩"形成鲜明对比,一边是冰凉的露水,一边是温存的依偎 - 最后"君不见"三字力透纸背,直指帝王根本看不见这些卑微女子的真心
这种通过生活片段展现深宫悲剧的手法,比直接说"宫女很可怜"更有感染力,让读者自己感受到宫廷华丽外表下的残酷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