鼷鼠篇
鼷鼠食牛,维口实甘。
角之觓觓。
爰饱爰馋。
岂不觳觫,乃饵以餂。
匪惟忘苦,反嬉而恬。
一恬一齧,用售其贪。
牛身如叶,鼠口如蚕茧。
栗有尽,果腹未厌。
剥肤孔亟,以痛厥心。
牟焉长号,命随以斩。
嗟尔利口,君子何堪。
履霜有始,由来者渐。
夫焉处之,不恶而严。
角之觓觓。
爰饱爰馋。
岂不觳觫,乃饵以餂。
匪惟忘苦,反嬉而恬。
一恬一齧,用售其贪。
牛身如叶,鼠口如蚕茧。
栗有尽,果腹未厌。
剥肤孔亟,以痛厥心。
牟焉长号,命随以斩。
嗟尔利口,君子何堪。
履霜有始,由来者渐。
夫焉处之,不恶而严。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老鼠啃食牛的故事,隐喻贪婪对人心的腐蚀。全诗分三层展开:
第一层(开头到"反嬉而恬")描写老鼠的贪婪:小老鼠起初觉得牛肉鲜美,吃饱后仍不停嘴。牛角虽硬,老鼠却把痛苦当享受,越吃越上瘾。这里用"蚕吃桑叶"的比喻,生动展现贪欲如何让人丧失理智。
第二层("一恬一齧"到"命随以斩")揭示后果:老鼠把牛啃得只剩骨架,牛痛苦哀嚎最终倒下。诗人用"栗子总有吃完时"的日常道理,暗示贪得无厌终将自食恶果。
第三层(最后六句)升华主题:诗人直接告诫——小人就像这些利嘴老鼠,君子必须防微杜渐。用"踩到霜就知道寒冬将至"的比喻,强调对恶习要早警惕。最后提出处世智慧:不必凶神恶煞,但要保持威严底线。
全诗妙在三点:1)用动物寓言讲人性,老鼠象征贪念,牛代表被蚕食的道德;2)"牛肉越吃越甜"的细节,精准刻画贪欲的自我麻醉;3)结尾的"履霜"警示,把故事上升为处世哲学,至今仍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