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诗

时时拥鼻作诗人,衰老馀閒砚席亲。
岂有江山供晚景,无多风月结芳邻。
编成束笋难医俗,步学重台且效颦。
自笑三章下里曲,聊同击壤太平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老诗人晚年写诗自娱的生活状态,用自嘲又豁达的口吻道出了平凡人生的真实滋味。

前四句像在唠家常:老人整天捏着鼻子琢磨诗句("拥鼻"是古人苦吟时的习惯动作),衰老后只剩砚台相伴。哪有什么好山好水能入诗呢?身边也少有风雅的朋友往来。这里用"江山""风月"这些诗人常写的雅致事物反衬,实际生活其实很普通。

后四句开始自我调侃:把诗稿捆得像竹笋("束笋"),可这治不了俗气;学着别人踱方步("重台"指模仿他人),活像东施效颦。最后干脆自比民间唱土调("下里曲")的百姓,像上古《击壤歌》里那样,过着太平日子随便哼几句。诗人表面说自己写的是打油诗,实则透露出"平凡生活也有诗意"的智慧。

全诗妙在把"写不出惊天动地好诗"的窘迫,转化成了"平淡过日子也不错"的通达。就像现在有人自嘲"朋友圈打油诗大师",这种幽默背后藏着对生活的温柔接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