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山里僧人用粗布被子生活的场景,充满质朴的禅意。
前四句说被子材质:用木棉做的粗布被,虽然不像丝绸柔软,但厚实耐用。被子裁成七尺长,缝成三块拼接的样子——这种写实的细节让读者仿佛摸到了粗糙的布纹。
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富贵人家("公孙"代指权贵)喜欢华美装饰,而山中老和尚穷得只剩这床被子,却舍不得卖掉。僧人日常就着山涧泉水洗被子,晴天挂在松树上晒干——这些画面充满山林生活的烟火气。
最后两句最妙:这床破被子不仅能盖,还能当拜垫。老和尚把它铺在地上跪拜佛祖,粗布和信仰就这样奇妙融合。全诗通过一床布被,把清贫的修行生活写得生动温暖,让人看到物质极简下的精神富足。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