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 其一

西山何郁郁,迢递临重冥。
高松不知年,下有千岁苓。
瑶草正纷披,华采如繁星。
就中白日秘,安知寒暑更。
何者三老翁,游戏来层城。
绰约皆异姿,矫若烟鸿惊。
琳馆抚方诸,蹑蹑恣天行。
苍龙翼兰枢,白鹄游珠庭。
青童启双扉,晔晔飞电生。
中有龙峤经,芝简秘丹楹。
长跪问要言,含意了不经。
竦身向青霄,一举凌大清。
踊跃往从之,云雾忽杳冥。
寤来翳山茨,庶几通精灵。
静处以须之,叹息空屏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奇幻神秘的仙境,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和道家色彩。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仙境画卷
诗人用"高松""瑶草""繁星"等意象,在西山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神仙世界。这里时间静止("不知年""安知寒暑更"),环境绚烂("华采如繁星""晔晔飞电生"),就像用文字画出的璀璨水彩画。

2. 仙人奇遇
诗中出现了"三老翁""青童"等仙人形象,他们姿态飘逸("矫若烟鸿惊"),居住在华丽的宫殿("琳馆""珠庭")。诗人渴望追随仙人飞升("踊跃往从之"),却最终梦醒,体现了对超脱现实的向往与现实的落差。

3. 修行哲思
通过"长跪问要言""静处以须之"等描写,展现了求道者的虔诚与困惑。末尾的"叹息空屏营"道出了修行不易的感慨,暗示真正的悟道需要静心等待机缘。

全诗就像一场绚丽的梦境旅行,用瑰丽的想象表达了人类对永恒与超越的追求,最终又回归到现实中的修行思考。诗中大量使用色彩词(青、白、苍、丹)和光感词(晔晔、飞电),营造出既神秘又辉煌的视觉效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