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熙庚戍十月偕赵仲宗舜和潘谦之曾鲁仲游九

古寺残僧少,孤村碧树围。
明朝山下路,愁绝望烟归。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荒凉的山村景象,流露出诗人孤独惆怅的心情。

前两句写眼前实景:古老的寺庙里只剩下零星几个僧人,破败冷清;孤零零的村庄被青黄的树木环绕,更显寂寥。"残僧少"和"碧树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烟稀少的萧瑟感。

后两句转向未来想象:想到明天就要离开这里,走上下山的路,望着暮色中升起的炊烟,心中充满无法排解的愁绪。"愁绝"二字力度很强,说明这种惆怅已经达到极致,而"望烟归"这个动作,暗示诗人对烟火人间的向往,也反衬出此刻的孤寂。

全诗用简练的20个字,通过空间(古寺-孤村-山下)和时间(今日所见-明日将行)的转换,把旅途中的孤独感层层递进。最妙的是最后"望烟归"这个细节,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引发读者对"家"的联想,容易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