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沧桑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开篇"晴光漾水濯琉璃"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比喻成洗涤过的琉璃,清澈透亮,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到一个明媚的午后。"缥缈烟峰傍日西"则描绘了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峰在夕阳下的朦胧美,画面感极强。
中间四句笔锋一转,开始描写一些破败的景象。"古寺残碑微有字"说古老的寺庙只剩下模糊的碑文,"贫家颓屋半无泥"写穷人家的房子连墙泥都脱落了。这些细节暗示着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但紧接着"千重树色遥遮岭,十里山容尽向溪"又把视线拉回自然美景,层层叠叠的树木和绵延的山峦都倒映在溪水中,构成一幅壮观的山水长卷。
最后两句写诗人乘船赶路的心情。"莫怪兼程行处速"是说别怪我赶路太急,因为"一帆风迅似相携"——顺风推着船快速前行,好像风儿在主动帮忙一样。这里把自然现象拟人化,显得亲切有趣。
整首诗就像一部微型的旅行纪录片,有明媚的风光,也有岁月的痕迹,最后以轻快的航行作结。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把自然景物写得活灵活现,让读者不仅能看见画面,还能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旅途的惬意。特别是最后两句,把赶路这件平常事写得充满诗意,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