弭兵行①

列国纷纷兵革起,干戈匝地狼烟紫。
积尸遍野血成河,伤心惨目有如是。
吾闻塞奥衅先开,毕竟威廉为祸始。
雄心妄欲混舆图,不想群猴难虎视。
兵连祸结五经年,一旦雄风随草靡。
天心厌乱悔兵戈,特重美人执牛耳。
会盟华府作葵邱,歃血载书同盛轨。
军储制限十年间,未许亭台增壁垒。
大者八九可成行,小者五六⑴供驱使。
隆隆炮舰卸轻装,百万舟师还制止。
或散归农事春耕,或授一廛出夫里。
九州不见烟尘生,壮士免赴沙场死。
从兹世界大平和,甲兵尽洗天河水。
君不见武王伐纣告成功,牛放桃林马归市。
又不见汉高灭楚定国基,弓藏高庙悬弧矢。
古来兵凶与战危,圣主偶用非得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古代列国因战争而引发的灾难,以及后来通过和平会议实现世界和平的故事。诗中通过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战争带来的祸患及其最终的解决之道。

首先,诗的开头描述了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各国之间相互征伐,战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令人心痛。这里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战争的恐怖与残酷。

接着,诗人提到战争的根源:“塞奥衅先开,毕竟威廉为祸始”,意思是说,战争的开始往往是从一些小的争端开始,而威廉作为首个发动战争的人,最终造成了灾难。

然后,诗人概述了战争的持续时间及其对各国的影响:“兵连祸结五经年,一旦雄风随草靡”,战争持续了多年,最终各国都感受到了战争的毁灭性,开始反思。

接下来,诗人转而描述了天心厌乱,渴望和平的景象:“天心厌乱悔兵戈,特重美人执牛耳”,意思是说,上天厌倦了战争,开始注重和平。诗人用“美人执牛耳”来比喻和平会议,表示通过和平会议可以解决纷争,带来和平。

然后,诗人描述了华府的会议,通过盟约来限制军备,减少战争的可能性:“会盟华府作葵邱,歃血载书同盛轨。军储制限十年间,未许亭台增壁垒”,这里提到了通过签订盟约来限制军备,降低战争风险。

接着,诗人描述了各国采取的和平措施:“大者八九可成行,小者五六⑴供驱使。隆隆炮舰卸轻装,百万舟师还制止。或散归农事春耕,或授一廛出夫里”,各国开始减少军事力量,转向农业生产,人们不再需要征伐,而是回归农田耕作。

最后,诗人引用历史上的例子来说明战争与和平的关系:“君不见武王伐纣告成功,牛放桃林马归市。又不见汉高灭楚定国基,弓藏高庙悬弧矢”,这两段历史典故说明了战争之后,当国家稳定下来,人们就不再需要武器,转而过着和平的生活。

整首诗用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述,表达了战争带来的痛苦和和平带来的幸福,强调了通过政治手段和盟约来实现和平的重要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