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鸦寒话图歌
许生崛强好画竹,整整斜斜风肃肃。
向北忽不见此君,一心惟爱写枮木。
南司夜夜北风多,呼酒不来可奈何。
砚冻杯乾不肯睡,秃笔闲从冷炕呵。
呵笔摇摇拂败纸,童童偃蹙无树理。
灯下微窥龙虎姿,离离欲死不成死。
雨鞭风挞老蛟饥,左攫已绝右拿离。
心怜欲益好颜色,粉墨两看无所施。
浅者屈霜深屈雪,白摧龙骨黑老铁。
到底不能看作薪,此公虽苦有高节。
半夜俄闻乌乱啼,棹棹轧轧明月低。
菀树何曾集冷翼,不知飞向谁家栖。
许生见鸦长太息,万巢突兀生胸臆。
鸦尔来前尔鸦前,吾将巢子以奇墨。
我树虽枯得大年,南枝不脆北枝坚。
关河雪冷谋且息,畅飞畅舞好更迁。
夜深鸦与群鸦语,上下四旁同一处。
嘈嘈切切无留言,我歌尔和慎莫拒。
朝从昭阳殿里来,千门万户一时开。
鼚乎鼓之轩乎舞,亲见邹衍吹律回。
鸠乐闲房鹊笑大,来遗我酒群相贺。
吾徒岂不忆寒号,枯枝得坐且同坐。
杨柳藏身忆白门。
欲飞不飞恋黄昏。
此心流水孤村外,此地难言好久存。
苇屋风飘不成画,放笔与鸦为酸话。
不知幅间与树间,更残月黑群鸦拜。
许生画竹竹尽情,许生画鸦鸦有声。
但是一点两点墨,何至遂与群鸦争。
许生慎莫悲寒呴,会使墨光有奇吐。
哕哕天上凤皇鸣,日写梧桐千万树。
向北忽不见此君,一心惟爱写枮木。
南司夜夜北风多,呼酒不来可奈何。
砚冻杯乾不肯睡,秃笔闲从冷炕呵。
呵笔摇摇拂败纸,童童偃蹙无树理。
灯下微窥龙虎姿,离离欲死不成死。
雨鞭风挞老蛟饥,左攫已绝右拿离。
心怜欲益好颜色,粉墨两看无所施。
浅者屈霜深屈雪,白摧龙骨黑老铁。
到底不能看作薪,此公虽苦有高节。
半夜俄闻乌乱啼,棹棹轧轧明月低。
菀树何曾集冷翼,不知飞向谁家栖。
许生见鸦长太息,万巢突兀生胸臆。
鸦尔来前尔鸦前,吾将巢子以奇墨。
我树虽枯得大年,南枝不脆北枝坚。
关河雪冷谋且息,畅飞畅舞好更迁。
夜深鸦与群鸦语,上下四旁同一处。
嘈嘈切切无留言,我歌尔和慎莫拒。
朝从昭阳殿里来,千门万户一时开。
鼚乎鼓之轩乎舞,亲见邹衍吹律回。
鸠乐闲房鹊笑大,来遗我酒群相贺。
吾徒岂不忆寒号,枯枝得坐且同坐。
杨柳藏身忆白门。
欲飞不飞恋黄昏。
此心流水孤村外,此地难言好久存。
苇屋风飘不成画,放笔与鸦为酸话。
不知幅间与树间,更残月黑群鸦拜。
许生画竹竹尽情,许生画鸦鸦有声。
但是一点两点墨,何至遂与群鸦争。
许生慎莫悲寒呴,会使墨光有奇吐。
哕哕天上凤皇鸣,日写梧桐千万树。
现代解析
这首《群鸦寒话图歌》讲的是一个叫许生的画家,在寒冬深夜借画乌鸦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画家的困境与坚持 开头讲许生原本最爱画竹子("此君"是竹子的雅称),但冬天竹子凋零,他只能画枯树。诗中用"砚冻杯乾""呵笔摇摇"等细节,生动展现他在寒冷冬夜坚持作画的场景——墨水瓶结冰、酒杯空了也不睡,对着破纸呵气暖笔。这种执着暗示艺术家在困境中依然坚守艺术追求。
2. 乌鸦画的深意 当他画乌鸦时,画面突然"活"了:乌鸦在月光下乱飞("棹棹轧轧明月低"),像在对话("嘈嘈切切无留言")。这些乌鸦其实象征许生内心的躁动——它们从皇宫飞来("昭阳殿"),又留恋黄昏不肯离去,就像画家既向往艺术殿堂,又对现实困境充满无奈。
3. 艺术的升华 结尾处许生的艺术得到突破:他画的乌鸦仿佛能发出声音("鸦有声"),简单的墨点("一点两点墨")也有了生命力。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画家不必为眼前的寒冷哀叹("慎莫悲寒呴"),他的笔墨终将像凤凰鸣叫般绚烂,未来能画出千万棵梧桐(传说中凤凰栖息的树),暗示艺术终将超越现实困境。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绘画过程写成了一场与乌鸦的对话:冻僵的手、结冰的墨、破旧的纸这些艰苦条件,反而激发出更鲜活的艺术创造力。就像冬天枯萎的树木看似死了,其实藏着强韧的生命力("南枝不脆北枝坚"),艺术家的困境往往孕育着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