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都春 乙巳元夜

春宵三五,正碧云合处,冰轮斜挂。
暗省年光,漫数韶华偏沾惹。
平生旧事都忘也。
难忘是、凤城鸳瓦。
无灯无火,有花有月,偶然吟写。
此夜。
追欢买笑,有天街似水,暗尘随马。
讵料而今,几阵东风谯楼下。
吹去了、香车罗帕。
春衣卸、思量如乍。
且寻故老开元,月明閒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写的是元宵夜的所见所感,既有热闹的节日氛围,又有对往事的追忆和人生感慨。

上片开头描绘元宵夜景:春夜十五,碧云遮月,月亮斜挂天空。接着写词人暗自回想流逝的时光,感叹青春岁月总是容易勾起回忆。虽然很多往事都已淡忘,但最难忘的是京城(凤城)的鸳瓦(指代京城建筑)。这个元宵夜没有灯火辉煌,但有花有月,词人偶然兴起写下这首词。

下片转入对往事的回忆:曾经在这个夜晚寻欢作乐,街上车水马龙,尘土随着马蹄飞扬。没想到如今东风几阵,吹散了香车罗帕(指代繁华景象)。脱下春衣时,突然想起往事。最后词人说要去找经历过开元盛世的老人,在明月下闲谈往事。

整首词通过对比今昔元宵节的不同景象,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词人用"无灯无火"与"有花有月"的对比,既写出了现实的冷清,又保留了诗意的美感。最后寻找故老闲话的结尾,更增添了几分沧桑感。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又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骈文作家。字其年,号迦陵。宜兴(今属江苏)人。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