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像一幅用文字勾勒的水墨画,记录着作者对孤山与隐士的怀念。
前两句"昔年曾到孤山,苍藤古木高寒"像电影开场:多年前的孤山之旅,老藤缠绕着古树,整个山林透着清冷孤高的气息。这里没有直接说"冷",但"高寒"二字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间的凉意。
后两句"想见先生风致,画图留与人看"笔锋一转:当年那位隐士(可能指林逋)的风采令人神往,如今只能通过这幅画来感受了。这里藏着时光流逝的感慨——真人已不可见,唯有画作留存风骨。
全诗妙在"留白":不写具体人物故事,却让读者从"苍藤古木"中读出了隐士的清高,从"画图留看"里体会到物是人非的怅然。就像中国画讲究意境,这首诗用简单24个字,就让我们看见了一座山、一个人、一段穿越时光的怀念。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