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退官员的晚年生活,以及作者对这位前辈的敬仰之情。
前四句写王子寿先生中年辞官归隐,头发都白了却依然保持高洁品格。他自比东晋隐士陶渊明(羲皇指陶渊明向往的上古淳朴时代),又以杜甫(杜文贞)自许,想为国家做贡献。这里用两位历史名人作比,突出先生既有隐士的淡泊,又有儒家的担当。
后四句转到眼前景象:江边宫苑的花谢了,黄莺不再啼叫;云梦泽(古湖泊)荒凉,只有孤雁飞过。这些萧条景物暗示时代变迁。最后作者自谦说惭愧自己还滞留在周南(指未得重用),只能在巴山夜雨时梦见京城的春天,表达了对先生的羡慕和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先生的高洁与环境的荒凉、先生的归隐与作者的滞留,在时空交错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的精神追求与现实困境。语言看似平淡,但每个意象都暗含深意,比如"夜雨梦春明"既写实景,又隐喻对政治清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