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神秘的山水仙境图,语言生动形象,读起来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写景:陡峭的悬崖像一面巨大的翡翠屏风矗立着,高耸入云;山间的泉水像仙露一样晶莹剔透,仿佛天上的珍珠洒落人间。这里用"千尺"夸张地表现山势之高,"屏翠琰"把山崖比作精美的玉屏风,"真珠"的比喻让泉水显得珍贵神奇,充满仙气。
后两句写体验:诗人亲自攀爬岩石、穿越山谷来到这里,才真正相信这确实是神仙居住的奇异境界。"身亲到"三个字强调亲身体验的重要性,"始信"二字透露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才能领略大自然超凡脱俗的美。
全诗最妙的是把普通山水写得如同仙境,通过夸张的比喻(玉屏风、珍珠雨)和亲身经历的感悟,让读者感受到这不是普通风景,而是一个远离尘世、充满灵性的神奇世界。诗中"仙灵境界殊"的感叹,正是对这种自然奇观的最高赞美。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