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居杂兴二首
野绿何茫茫,莫辨行人路。
我居向山曲,草树复纠互。
辟谷耻未能,炊烟时一露。
遂引同心来,琴书屏情愫。
恻视城市间,攘攘顿成误。
绿香蒲水壮,清吹松风鹜。
于此话桑麻,坐阅春山暮。
夷犹讵忍分,茗糜聊已具。¤
我居向山曲,草树复纠互。
辟谷耻未能,炊烟时一露。
遂引同心来,琴书屏情愫。
恻视城市间,攘攘顿成误。
绿香蒲水壮,清吹松风鹜。
于此话桑麻,坐阅春山暮。
夷犹讵忍分,茗糜聊已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郊外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城市喧嚣的厌倦。
开头四句写郊外景色:野草茂盛得让人分不清道路,诗人的房子就在山弯处,周围草木交错生长。这里用"茫茫""纠互"等词生动展现了郊野的原始自然之美。
中间部分写隐居生活:诗人说自己还不能完全不吃人间烟火(辟谷),偶尔还是会做饭(炊烟时一露)。他邀请志同道合的朋友来,一起弹琴读书,培养高雅的情趣。看着城里人来人往的忙碌景象,觉得那都是虚度光阴。
接着用"绿香蒲水壮,清吹松风鹜"描绘了优美的自然环境:碧绿的香蒲、清澈的流水、松林间的清风。在这样的环境中聊农事(桑麻),不知不觉就看到了春天的山色渐暗。
最后两句写舍不得分别:大家流连忘返(夷犹讵忍分),只好准备些茶水简餐(茗糜聊已具)继续畅谈。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适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
阮大铖
阮大铖(1587~1646)字集之,号圆海、石巢、百子山樵。南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枞阳县)人。明末大臣、戏曲名作家。阮大铖以进士居官后,先依东林党,后依魏忠贤,崇祯朝以附逆罪去职。明亡后在福王朱由崧的南明朝廷中官至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东阁大学士,对东林、复社人员大加报复,南京城陷后降于清,后病死于随清军攻打仙霞关的石道上。所作传奇今存《春灯谜》、《燕子笺》、《双金榜》和《牟尼合》,合称“石巢四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