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涂临渚

绿水缬清波,青山绣芳质。
落景皎晚阴,残花绮馀日。
白沙澹无际,青山眇如一。
伤此物运移,惆怅望还律。
白水田外明,孤岭松上出。
即趣佳可淹,淹留非下秩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又略带忧伤的山水画卷,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用"绿水"和"青山"勾勒出清新明丽的画面:水面泛起涟漪,青山像绣着花草般美丽。接着写夕阳下的光影变化,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残花,白沙与远山在暮色中渐渐模糊,这些景物都在暗示时间在悄然流逝。

诗人看到这些景象,不禁感到伤感。他惆怅地望着周而复始的季节更替,感叹万物都在随时间改变。随后视线转向更远处:阳光下的水田泛着白光,孤零零的山岭上挺立着松树。这些景物虽然简单,却格外鲜明有力。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这样美好的景致值得驻足欣赏,但若沉溺其中太久,恐怕会耽误正事。这里透露出一种矛盾心理:既想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又意识到不能因此荒废了人生责任。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从午后到黄昏的景色变化 2. 通过景物描写自然引出对时光易逝的思考 3. 最后点明享受生活与承担责任之间的平衡 4. 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