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

青溪三面曲,曲曲尽清流。
送我向何处,言寻杜若洲。
采兰空已老,解佩倩谁修。
一写箜篌怨,云中江树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蜿蜒清澈的青溪,以及诗人在溪畔的所思所感。

开头两句写青溪的形态——溪水三面环绕,每一段都清澈流淌,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接着,诗人自问:这溪水要把我带到哪里去呢?然后回答:是去寻找长满香草的杜若洲。这里“杜若洲”象征美好的理想之地,也暗示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五六句流露出诗人的感慨:采摘兰花(象征高尚情操)却发现自己年华已老,想解下玉佩(象征君子德行)却无人可托付修缮。这两句表达了时光流逝、理想未达的惆怅,以及知音难觅的孤独。

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弹奏箜篌(一种古乐器),乐声中的哀怨与秋日江畔的萧瑟景象(云雾中的树木)融为一体。这里用音乐和景物烘托出内心的寂寥,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苍凉。

全诗以青溪为线索,将写景、抒情、言志巧妙结合,语言清新自然,情感含蓄深沉。它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透露出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容易引发读者对时光、理想和孤独的共鸣。

符曾

符曾(1688—1760)清代浙派著名代表诗人。字幼鲁,号药林,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监生。著有诗集《赏雨茆屋小稿》,有仁和吴氏刻本流传,亦査慎行作序,序中引虞邵庵之言誉之为“性其完也,情其通也,学其资也,才其能也,气其充也,识其决也,性情子所自具矣”、又著有《春凫小稿》及《半春唱和诗》,(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