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崑山李宰觅石

崑山定飞来,美玉山所有。
山只用功深,刓画岁时久。
峥嵘出峰峦,空洞开户牖。
几书通置邮,一片未入手。
即今制锦人,在昔伐木友。
尝蒙委绣段,尚阙报琼玖。
奈何不厚颜,尤物更乞取。
但怀相知心,岂惮一开口。
指挥为幽寻,包裹付下走。
散帙列岫窗,摩挲慰衰朽。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向崑山县令(李宰)讨要奇石的幽默请求信,核心思想是"好东西要和朋友分享"。全诗用轻松诙谐的语气,分四个层次展开:

1. 先夸石头好(前6句) 用"定是仙山飞来的美玉"这种夸张说法,形容崑山石经过千万年自然雕琢形成的奇特模样——山峰棱角分明(峥嵘出峰峦),石头上还有天然孔洞像门窗(空洞开户牖)。这种写法把普通石头说得像天外珍宝。

2. 再打感情牌(中间8句) 先说自己多次写信求石却总得不到(几书通置邮),接着回忆两人交情:你现在是县令(制锦人),当年我们可是像《诗经》里"伐木"典故说的那样是知心好友。之前收过你送的绣品(委绣段),我还没回礼呢(阙报琼玖),但现在还得厚着脸皮再要宝贝。

3. 直接开口要(后6句) 诗人用"好物就该给懂的人"(但怀相知心)来化解讨要的尴尬,让朋友派人(下走)帮忙选块好石头送来。想象自己收到后,会在书窗前(散帙列岫窗)天天把玩这石头,让晚年生活(慰衰朽)多些乐趣。

全诗妙处在于: - 把讨要行为包装成风雅之事,用"尤物"(珍品)这类词消解了伸手要东西的尴尬 - 用"仙山飞玉""石窗石户"等生动比喻让读者直观感受奇石之美 - "厚脸皮""开口求"这些直白用语反而显得真挚可爱 - 结尾描绘摩挲赏石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文人之间以物寄情的雅趣

本质上是用诗的形式写的高级"求礼物短信",既展示文采又不失幽默,堪称古代文人"优雅讨要"的典范。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