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清澈的池塘景象,通过水面反射的奇妙光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感悟。
前四句是写景:方形的池塘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清澈的水面映照着虚幻的倒影。透明的池水吸收着朝阳的光芒,水波轻轻荡漾,连池底沉淀的尘埃都显得淡雅。这里用"净镜""虚象"等比喻,把静止的水面写得灵动有趣。
后四句转入思考:诗人说这池水并非因为外界干扰才波动,它本质是宁静的,却自然包含着动态的美。于是诗人决定放下观察外物的心思,安静地坐在池边亭子里,享受这份宁静。这里揭示了"静中有动"的哲理,说明真正的宁静不是死寂,而是充满生机的状态。
全诗妙在把物理现象(水面反射)和心理感受(内心宁静)完美结合,用简单的水池景象,表达了"以静观动"的生活智慧。就像我们现代人看手机久了,偶尔看看自然水面放松心情的感觉,只不过古人表达得更诗意。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