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陆士龙诗四首·中陵
瞻彼中陵,兰蕙猗猗。
显允君子,乐且有仪。
沈仁育物,玄聪镜机。
德充闱庭,名逸南畿。
祁祁俊乂,言酌言依。(一章)
鼓钟于宫,百里震声。
亹亹令问,归我伟贞。
厥振伊何,骏奔以惊。
厥问伊何,民胥以宁。
有鹤在阴,非子谁鸣。
我有好爵,非子孰盈。(二章)
潜龙遁初,有凤戢翚。
王猷未泰,彝伦错违。
皋门重管,资尔启扉。
庶绩逌斁,非尔焉绥。
翼翼京宇,尔瞻尔睎。
民之胥望,如渴如饥。(三章)
德音来惠,覆玩三周。
沈润渊洞,逸藻云浮。
结心所亲,曷变曷渝。
路隔津梁,一韦限殊。
终朝之思,三秋是逾。
爱而不见,兴言踟蹰⑴。(四章)
显允君子,乐且有仪。
沈仁育物,玄聪镜机。
德充闱庭,名逸南畿。
祁祁俊乂,言酌言依。(一章)
鼓钟于宫,百里震声。
亹亹令问,归我伟贞。
厥振伊何,骏奔以惊。
厥问伊何,民胥以宁。
有鹤在阴,非子谁鸣。
我有好爵,非子孰盈。(二章)
潜龙遁初,有凤戢翚。
王猷未泰,彝伦错违。
皋门重管,资尔启扉。
庶绩逌斁,非尔焉绥。
翼翼京宇,尔瞻尔睎。
民之胥望,如渴如饥。(三章)
德音来惠,覆玩三周。
沈润渊洞,逸藻云浮。
结心所亲,曷变曷渝。
路隔津梁,一韦限殊。
终朝之思,三秋是逾。
爱而不见,兴言踟蹰⑴。(四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郑丰写给友人陆云(字士龙)的赠答诗,通过四章层层递进,表达了对友人品德才华的赞美和深厚情谊。以下是通俗易懂的解析:
第一章:以香草喻君子 开篇用山陵上茂盛的兰蕙比喻友人品格高洁。"显允君子"四句直接夸赞:你是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举止优雅令人愉悦。你的仁德滋养万物,智慧能洞察玄机,美名传遍南方。最后两句说众多才俊都愿追随你、向你请教,凸显友人的领袖魅力。
第二章:影响力如钟鸣 用"钟声传百里"比喻友人的声望远播。"骏奔以惊"形象描写众人像受惊的马群般急切追随你,因为你给百姓带来安宁。后四句化用《诗经》典故:就像幽谷中的鹤需要知音共鸣,我的美酒(指情谊)只有你能共饮,强调彼此惺惺相惜。
第三章:乱世中的期待 以"潜龙藏渊、凤凰收羽"暗喻时局动荡(当时西晋政治混乱)。"皋门重管"说国家需要像你这样的人打开新局面。后六句直言:各项政事待你整顿,京城百姓如饥似渴盼着你,把友人比作救世栋梁。
第四章:书信寄深情 最后转入私人情感:反复品读你的来信,字字如珍珠沉水、文采似云霞飘逸。"结心所亲"四句说虽相隔两地(一韦指一牛皮革的距离),但情谊永不变。结尾化用《诗经》"爱而不见"的惆怅,表达思念之深——早晨的思念,到黄昏已觉如隔三秋。
全诗亮点: 1. 比喻生动:兰蕙、钟声、鹤鸣等意象让抽象品德变得可视可感 2. 层层递进:从赞美品德→影响力→时代责任→私人情谊,情感逐渐深化 3. 古今融合:既用《诗经》典故又加入时代关切(如第三章的乱世描写) 4. 双线并行:既是给友人的"颁奖词",也暗含"天下需要你"的劝勉
这种既夸朋友又忧国事、既有文采又含真情的写法,展现了魏晋文人"清峻通脱"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