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捧新诗见褒陋止睹五章之绮丽如九奏之凄清其末章末句云谁比天人福皆从积善招天人之比固不敢当积善之徵其来有自味嘉言之若是省薄德以何胜仰谢良知谨次来韵以老去心何用为首希垂采览 其二

老去心何用,幽居似故林。
移花初得地,种柳已成阴。
减食喂饥犬,汲泉防渴禽。
除营闲事外,兀兀任浮沈。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人老了之后的生活态度,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悠然自得的隐居图景。

开头"老去心何用"直白地说:年纪大了,那些争名逐利的心思还有什么用呢?就像住进了熟悉的树林里一样自在。这里用"似故林"比喻晚年生活就像回到熟悉的环境,让人感到安心。

中间四句用四个生活细节展现隐居的乐趣: 1. 移栽的花终于在新地方扎根了(说明花了心思照料) 2.当年种的柳树已经长大成荫(体现时间沉淀的成就感) 3.宁可自己少吃点也要喂饱饿狗(善良的本性) 4.打水不仅为自己,还想着给鸟儿解渴(对自然的关怀)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除了这些简单的生活琐事,其他时间就随波逐流、顺其自然。"兀兀"这个词用得特别生动,形容一种无欲无求、呆呆放空的状态,就像我们现在说的"躺平"。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没有说教,用喂狗、浇花这些小事展现知足常乐的心态 2. 语言像聊天一样自然,比如"老去心何用"就像在自言自语 3. 传递出一种现代人向往的生活哲学:放下执念,在简单事物中找到快乐

诗人通过日常生活的切片,告诉我们晚年可以这样度过:不折腾、有爱心、懂得知足,在平凡中活出滋味。这种生活智慧,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