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水峡两岸壁立,一水中流,树木蔚然,岚气朝夕不散

水气初升云气浮,山林不辨鸟声幽。天风吹入三竿日,草木依然水绕洲。

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雾气缭绕的山水画卷,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前两句写清晨的朦胧美:刚升腾的水汽和云雾交融在一起,山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连鸟叫声都显得格外幽远。这里用"初升"和"浮"两个动态词,让雾气活了起来;"不辨"二字既写出了视野的模糊,又给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后两句写阳光穿透云雾的奇妙景象:突然一阵天风吹散雾气,阳光直射下来("三竿日"指太阳升到三根竹竿高的位置),这时才发现草木依然青翠,溪水依然环绕着小洲。这里用"天风"这个有气势的意象打破静谧,形成画面转折,最后用"依然"二字巧妙呼应前文的朦胧景象,暗示美景始终都在,只是被雾气暂时遮掩了。

全诗短短28个字,却包含了三个层次的变化:从雾气弥漫到风吹云散,再到真相显露。这种写法就像用文字拍了个小视频,先给全景朦胧镜头,再突然来个特写,最后揭示完整画面,让读者在想象中完成了一次"拨云见日"的山水探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