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绣衣韵 其一

寒日登楼惨不欢,茫茫愁思入无端。
乐输颜巷能知少,声断虞琴欲续难。
山小夕阳当户过,天空秋色隔江看。
头颅半白成何事,满地丹枫岁又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冬日登楼时的忧郁心境,感叹时光流逝、人生失意。全诗情感深沉,画面感强,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孤独的冬日画面 开篇就用"寒日""惨不欢"定下基调,像在冬天拍了一张灰蒙蒙的照片:诗人独自登上高楼,眼前是萧瑟的夕阳、隔江的秋色、满地的红枫。这些景物都带着寒意,暗示着他内心的凄凉。

2. 人生的无奈感慨 诗中用了两个典故:"颜巷"指颜回安贫乐道的生活,"虞琴"指伯牙失去知音后摔琴的故事。诗人说自己既不能像颜回那样知足常乐,又找不到懂自己的知音,表达了对现实处境的不满和孤独。特别是"头颅半白"这句,就像中年人照镜子时突然发现白发,惊觉年华虚度的怅惘。

3. 时间流逝的象征 结尾"满地丹枫岁又残"特别有画面感,把飘落的红枫比作生命的碎片,一年又将结束。这个意象把个人愁绪升华到对时间无情的普遍感慨,让读者也能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逝去的时光。

整首诗就像用文字拍摄了一部冬日短片:一个两鬓斑白的中年人,在岁末的寒风中倚栏远眺,脚下是飘落的枫叶,远处是黯淡的夕阳。没有直接说"我好愁",但每个景物都在替诗人诉说失意与苍凉。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让抽象的愁绪变得具体可感,即使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