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是盛宣怀为悼念好友费念慈而作,用对比手法展现了逝者的才华与遗憾,同时表达了对后辈的期许。
上联先为费念慈鸣不平:说他并非没有才能("不遇"是怀才不遇的意思),早年就有在朝廷担任要职的资质("金坡珥笔"指翰林院工作,"玉尺持衡"比喻选拔人才),可惜十年来隐居水乡("卧老沧江")。接着用对比:京城里那些达官显贵("冠盖京华"),比起费念慈的才华,反而显得黯然失色("独憔悴")。
下联转向现实:费念慈虽然离世,但留下了著作("文苑数行")和学术成就("名山片席"用藏书比喻学问)。作者在远方突然听闻噩耗("惊闻朝露"比喻死亡突然),但欣慰的是,费家的子孙("箕裘堂构"指继承家业的子孙)已经崭露头角("腾骧"是骏马奔腾的意思)。
全联通过三个对比:才能与实际境遇的对比、逝者与京城权贵的对比、遗憾与后继有人的对比,既表达了对逝者的惋惜,又透露出对生命延续的欣慰,情感真挚而富有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