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重阳秋雁未衔芦,始觉他乡节候殊。旅馆但知闻蟋蟀,
邮童不解献茱萸。陶潜何处登高醉,倦客停桡一事无。
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重阳节时漂泊他乡的孤独感受,以及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

开头两句说重阳节到了,但异乡的大雁还没开始迁徙(古人认为大雁迁徙时会衔芦苇防身),这才发现他乡的节气变化和家乡不一样。这里用大雁起兴,暗示自己像候鸟一样漂泊。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异乡过节的冷清:旅馆里只听到蟋蟀叫(显得寂寞),送信的童子不懂重阳节要插茱萸的习俗(说明当地不重视这个节日)。接着联想到爱喝酒的陶渊明,不知此刻在哪里登高畅饮,而自己这个疲惫的旅人停下船桨,无事可做。

最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嘱托:明年你要在公田多种些黍米(酿酒原料),别让黄菊花嘲笑我像杨朱一样小气(暗指自己没能回去过节)。这里用开玩笑的语气,其实藏着深深的思乡之情。

全诗妙在把节日孤独写得生动有趣,没有直接说"我好想家",而是通过对比他乡与家乡的过节差异、蟋蟀与茱萸的细节、甚至用菊花会"嘲笑人"的想象,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带着苦笑的思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