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小莲未解论心素。狂似钿筝弦底柱。脸边霞散酒初醒,眉上月残人欲去。
旧时家近章台住。尽日东风吹柳絮。生憎繁杏绿阴时,正碍粉墙偷眼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木兰花》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个情窦初开却心事重重的少女形象。

上片写少女的娇憨情态: "小莲"像朵还没绽放的荷花,还不懂如何表达心事。她内心躁动得像古筝里激烈震颤的琴柱(用乐器比喻心跳加速)。酒意初醒时脸颊绯红如晚霞,弯月般的眉毛下,眼中带着即将离别的愁绪(可能是暗恋对象要离开)。

下片通过环境烘托心境: 她家原本住在繁华的章台附近(暗示见过世面),整日看着东风吹散柳絮(象征心思飘忽不定)。最讨厌杏树结满果实、绿叶成荫的时候(暗示春天将尽),因为茂密的枝叶会挡住她偷看心上人的视线(粉墙指代心上人居所)。

全诗妙在: 1. 用"未解论心素"刻画情窦初开的懵懂 2. "狂似钿筝弦"把抽象的心动写得有声有形 3. 结尾"正碍粉墙偷眼觑"活现少女娇羞又大胆的暗恋心理 4. 通过柳絮、杏阴等景物巧妙传递情绪变化

就像用镜头语言拍电影:先特写少女微醺的娇态,再拉远展现她生活的环境,最后定格在她躲在墙角偷看的画面,让读者会心一笑。

晏几道

晏几道(1038年5月29日—1110年),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 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