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它的魅力。
首先,诗人描述了“唐山山下双溪上,城堞参差图不成。”这里的“唐山”指的是一座山,“双溪”则是两条溪流。诗人站在山下,看到城墙上高低错落的垛口,却因为远处的山水太过壮观,使得城墙的轮廓模糊不清,难以辨认。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城市繁华的淡然。
接着,“已许开帘见山色,何妨欹枕听溪声。”诗人表示,既然眼前的山色如此美丽,不妨打开窗帘,让山色尽收眼底;同时,何不斜靠在枕头上,聆听溪水潺潺的流动声。这里描绘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然后,“疏泉尚想前贤意,美俗犹存太古情。”诗人提到,这里的水泉虽然稀疏,却让人联想到古代贤人的意境;而这里的民俗风情,仍然保留着古老的味道。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向往。
最后,“试向丹楼望原野,青青菖叶正催耕。”诗人登上丹楼,眺望原野,看到青青的菖叶正在催促农民们耕作。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以及对农耕文明的珍视。
总之,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农耕文明的赞美。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也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自然风光和传统文化。
何恭直
何恭直,徽宗宣和中知昌化县(清道光《昌化县志》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