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麟歌

麟之兴兮,可以知道之升兮。
麟之丧兮,可以知道之降兮。
嗟嗟麟兮可奈何。
嗟嗟道兮可奈何。

现代解析

这首《获麟歌》借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麟"的生死,来隐喻社会道德的兴衰变化,表达了对世道变迁的无奈感慨。

全诗分为三个层次: 1. 前两句用"麟出现"和"麟死亡"作对比,说明祥瑞出现代表道德兴盛,祥瑞消亡代表道德沦丧。这里"麟"其实是社会道德状况的晴雨表。 2. 第三句"嗟嗟麟兮可奈何"是感叹:祥瑞之兽也逃不过生死规律,对此我们无能为力。 3. 最后一句"嗟嗟道兮可奈何"才是重点:就像拿麟没办法一样,面对道德沦丧的现实,我们同样束手无策。

诗歌的魅力在于: - 用具体的神兽形象来讲抽象的道德问题,生动好懂 - 两个"可奈何"的重复使用,强化了无力回天的悲凉感 - 虽然说的是古代祥瑞,但反映的是任何时代都存在的道德困境

本质上,这是首充满忧患意识的诗。作者看到社会道德在下滑,想挽救却力不从心,只能通过诗歌来抒发这种焦虑。直到今天,我们面对某些社会问题时,可能也会产生类似的无力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