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前集)

有鸟有鸟,鸣声嘐嘐。
自东有居,则西于巢。
有翩者翼,载戢载翘。
害往害否,中心摇摇。
有鸟有鸟,鸣声孔悲。
生此东隅,息彼西枝。
有翩者翼,逝将奋飞。
我行迟迟,莫知所依。
惟东有山,岭路其岐。
惟西有江,湍流其支。
伊此之怀,复彼之思。
莫知所之,我心孔哀。
昔我来思,狐裘披披。
今我何为,絺绤有凄。
譬彼行骥,有絷其驰。
言提其玦,载泣歔欷。
相彼鸣琴,匪弦伊丝。
哀于途人,宜莫我知。
圣或弗济,伊命也而。
命也如兹,我行其随。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一只鸟的视角,描绘了漂泊无依、进退两难的困境,充满哀伤和迷茫的情绪。

诗中的鸟在东边有住处,却在西边筑巢,翅膀时而收起时而展开,想飞又不敢飞,内心摇摆不定。它的鸣叫声充满悲伤,虽然生在东方,却栖息在西边的树枝上。它想奋力飞翔,却行动迟缓,找不到可以依靠的地方。

东西两边都有阻碍:东边是崎岖的山路,西边是湍急的江流。这让鸟儿更加忧愁,不知该往哪里去。它回忆起过去穿着华贵狐裘的日子,对比现在只能穿着粗布衣服的凄凉处境。就像一匹被拴住的骏马无法奔跑,鸟儿也只能握着玉佩哭泣。

最后,鸟儿感叹自己的琴声无人理解,就像路上的行人不会懂它的悲伤。即使是圣人也难以改变命运,它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随波逐流。

全诗通过鸟儿的形象,表达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无奈,以及对命运的感慨。语言生动形象,情感真挚动人,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丁复

元台州天台人,字仲容。仁宗延祐初游京师。被荐,不仕,放情诗酒。晚年侨居金陵。其诗自然俊逸,不事雕琢。有《桧亭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