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的话来说,是在讨论人生真正的快乐和自由。
前两句"至乐纷华苦未真,至游无朕亦无身"意思是:世俗的热闹繁华并不是真正的快乐,最高境界的逍遥自在是不需要身份地位、甚至不需要执着于自我存在的。就像一个人完全放松时,不会总想着"我是谁"这个问题。
后两句"细看浮世多尘坌,如我得归能几人"说的是:仔细看看这个世界,大多数人都在名利场中打滚,被各种欲望和烦恼困扰。能像我这样看透本质、回归本真的人,实在没有几个。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把世俗的虚假快乐和真正的精神自由对立起来 2. "无朕无身"这种说法很有禅意,让人联想到放下执念的境界 3. 最后一句带着淡淡的骄傲和孤独,说明清醒的人总是少数
简单说就是:诗人看透了世俗的虚妄,找到了更高层次的精神家园,虽然这条路走的人不多,但他很享受这种超脱的状态。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