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自坐在空荡寺庙里的场景,传递出一种孤独与超脱交织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写实景:古老的寺庙空荡荡看不到僧人,诗人独自在禅房长时间静坐,听着计时漏壶滴水声度过漫长的午后。"痴坐"二字既表现专注冥想的姿态,也暗含一丝百无聊赖的意味。
后两句转入内心独白:诗人自嘲说,我经常在山野溪流间游走,连溪山都觉得我烦人了。但没想到只有鱼和鸟懂得"相忘"的境界——这里借用庄子"鱼相忘于江湖"的典故,暗指世俗中人反而不如自然界的生灵懂得超然物外的真谛。
全诗妙在将孤独感转化为一种幽默的自嘲,表面写寺庙冷清,实则表达对世俗牵挂的释然。通过鱼鸟的意象,诗人传递出"与其被人记住,不如被自然遗忘"的洒脱人生观,在萧索中透出几分禅意和智慧。
卫泾
(?—1226)嘉兴华亭人,徙居平江昆山,字清叔,号后乐居士、西园居士。卫季敏子。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第一。与朱熹友善。宁宗开禧初,累迁御史中丞。三年,参与谋诛韩侂胄,除签书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后为丞相史弥远所忌,罢知潭州。卒谥文穆,改谥文节。有《后乐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