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名高三昧丹青匠

名高三昧丹青匠。貌出玄元古样。明金绘素,堂堂殊胜,本来真状。宝殿严供养。摄诸方、群魔胆丧。露说经消息,真风郁郁,感人人,总归向。外肃威仪瞻仰。内须明、物离心上。这些儿妙用,无为无作,无中有相。变机无障。纳十方、廓开玄量。契太空一点,虚无活计,壮神通藏。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师和他笔下的道教神像,展现了艺术与宗教结合的神奇力量。

上阕主要写画师的高超技艺: 1. 开篇直接夸赞这位画师名气很大,绘画造诣达到了"三昧"境界(佛教用语,指专注忘我的状态)。 2. 他画出的道教神像(玄元指道教始祖老子)栩栩如生,金碧辉煌的颜料让神像庄严逼真。 3. 这些画像被供奉在宝殿中,连妖魔看了都害怕,画像仿佛能传播道教真谛,吸引众人皈依。

下阕转向更深层的宗教哲理: 1. 表面看是让人敬畏的神像(外肃威仪),实则暗含修行真谛 - 要内心明白"物离心上"(超脱物质欲望)。 2. 指出修行的玄妙之处在于"无为"(不强求)、看似"无"却包含"有"的境界。 3. 最后升华到宇宙境界:修行能让人心胸开阔包容万物,与太空融为一体,达到神通广大的境界。

全词巧妙地将绘画艺术与道教思想结合: - 通过画师技艺展现"以艺载道"的理念 - 由具体画像引出抽象修行之道 - 用"无中有相"等辩证思想体现道教智慧 - 结尾的太空意象给人开阔超脱之感

普通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 1. 传统艺术如何承载精神内涵 2. 道教修行的核心思想 3. 东方哲学中"有无相生"的辩证思维 4. 追求心灵自由的终极境界

词中金碧辉煌的画像与空灵玄妙的哲理形成有趣对比,让人既欣赏艺术之美,又思考生命真谛。

刘志渊

金道士。河中万泉人,字海南,号元冲子。童时不作嬉戏,事亲至孝。慕仙学道,后遇长春真人丘处机于栖游庵。金末兵乱,避于绵山。卒年七十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