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闺情
秋千院宇春将暮,红滴泪绿溶朱,朝云隔断阳台路。去凤孤,来燕疏,流莺
妒。
懒步阶除,倦立亭隅。草烟铺,梨雪舞,柳风扶。花惊我癯,我爱花腴。玉
奁梳,金翠羽,宝香珠。绣罗襦,锦笺书,当时封泪到曾无?屈指归期空自数,
倚兰无语慢踌蹰。
香罗带束春风瘦,金缕袖玉搔头,生红色染胭脂绉。柳让柔,莺避讴,花辞
秀。
缓转星眸,细咽歌喉。晚云收,秋水溜,远山愁。香消自忧,粉淡谁羞。燕
闲俦,鸳冷绣,凤空游。没来由,尽淹留,春来春去几时休。锦瑟生疏弦上手,
月明闲煞小红楼。
妒。
懒步阶除,倦立亭隅。草烟铺,梨雪舞,柳风扶。花惊我癯,我爱花腴。玉
奁梳,金翠羽,宝香珠。绣罗襦,锦笺书,当时封泪到曾无?屈指归期空自数,
倚兰无语慢踌蹰。
香罗带束春风瘦,金缕袖玉搔头,生红色染胭脂绉。柳让柔,莺避讴,花辞
秀。
缓转星眸,细咽歌喉。晚云收,秋水溜,远山愁。香消自忧,粉淡谁羞。燕
闲俦,鸳冷绣,凤空游。没来由,尽淹留,春来春去几时休。锦瑟生疏弦上手,
月明闲煞小红楼。
现代解析
这首曲子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在暮春时节的孤独与哀愁,情感细腻,画面感极强。
开篇用"秋千院宇春将暮"点明时间和地点——春末的庭院。秋千本是欢乐的象征,如今却空荡无人,暗示女子的寂寞。"红滴泪绿溶朱"用花朵上的露水比喻眼泪,写出她内心的伤感。"朝云隔断阳台路"借用楚王与神女的典故,暗示与心上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见。接下来用"去凤孤,来燕疏,流莺妒"三组意象,以离群的凤凰、稀疏的归燕和嫉妒的莺鸟,层层递进地表现她的孤独。
中段通过女子懒散的动作("懒步阶除,倦立亭隅")和周围的春景(草烟、梨花、柳风)形成对比,突出她无心赏春的愁绪。"花惊我癯,我爱花腴"的巧妙对比,写她因相思消瘦,连花儿都为之惊讶,而她羡慕花朵的丰盈美丽。梳妆打扮("玉奁梳,金翠羽")的细节,暗示她为等待爱人而精心准备,却始终无人欣赏。
后段直接描写她的等待:捧着锦笺书信回忆往昔("当时封泪到曾无"),数着指头计算归期("屈指归期空自数"),在栏杆边徘徊犹豫("倚兰无语慢踌蹰")。"香罗带束春风瘦"写她腰肢纤细,连春风都显得消瘦,极尽夸张地表现相思之苦。结尾"锦瑟生疏弦上手,月明闲煞小红楼"最为动人——因为无人欣赏,连弹琴都生疏了,只有明月空照着小楼,将孤独感推向高潮。
全曲最妙处在于通篇写"静景",却处处涌动"深情"。不直接说"我想你",而是通过院中景物、女子动作、妆饰细节等画面,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份刻骨的思念。春天本应充满生机,但对等待中的女子来说,繁华春景反而加深了她的孤寂,这种反衬手法非常高明。
孙周卿
孙周卿[元](约公元一三二〇年前后在世)名不详,古邠(今陕西旬邑县东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仁宗延祐末前后在世。生平不详。孙楷第《元曲家考略》谓“邠”乃“汴”之误,则云其河南开封市人。曾客游湘南、巴丘。有女蕙兰,工诗,嫁诗人傅若金,早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