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其一

孟尝广致客,鸣吠亦不辞。士为知己用,何者不可为。

遂谓鸡狗辈,生平尽于斯。尺蠖与虬龙,屈伸在一时。

丈夫以身许,逃义奚所之。所以鲁仲连,高蹈东海湄。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古代士人的气节和选择,用几个历史典故表达了"真正的英雄应该为知己效力,关键时刻要敢于担当"的道理。

前四句用孟尝君养门客的典故说:真正的人才就像会报晓的鸡、会看门的狗一样,不挑工作高低贵贱,只要遇到赏识自己的人,什么都愿意做。

中间四句用比喻说:人生就像尺蠖(一种会蜷缩的虫子)和虬龙(传说中的神龙),该屈就屈、该伸就伸。大丈夫既然决定献身正义,就不能逃避责任。

最后两句用鲁仲连的典故收尾:战国名士鲁仲连宁可跳东海也不向暴秦低头,这就是真正英雄该有的骨气。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英雄不问出处"的气概:真正的才德之士不在乎职位高低,就像好鸡好狗不挑工作;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又要像神龙一样能屈能伸,该站出来时绝不退缩。这种既务实又刚直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学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