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笛声送任掾

柳条拂水已堪折,梅花照□如欲言。
翻向溪桥成久立,春风吹笛黯销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送别的场景,通过自然景物和笛声传递出淡淡的忧伤。

前两句写景:柳条轻拂水面,已经长得可以折下来送人;梅花映照(缺字可能是"水"或"窗"),仿佛要开口说话。这里用柳条和梅花这两个典型的春天意象,既点明时节,又暗示离别(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

后两句转入抒情:诗人站在溪边小桥上久久伫立,春风吹来阵阵笛声,让人黯然神伤。这里的"久立"显出不舍之情,而笛声作为送别的背景音乐,更强化了这种愁绪。

全诗妙在:
1. 用会"说话"的梅花和"销魂"的笛声,把景物写得有情有义
2. 明明写送别,却只字不提"送"字,全靠景物和动作来暗示
3. 语言清新自然,就像一幅水墨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春日离愁

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不说破,却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

0